现在社会上有一个较为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阳康”或者“阳过”后体内会产生抗体,不会再重复感染。或者重复感染后也是和第一次一样,只是感冒发烧而已。
凭借这一观点,很多人彻底放飞自我,有的人甚至在公共场合直接不戴口罩,并且声称已经阳过不会再感染了。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实则荒谬至极。
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没有感染的要做好防护,感染过的更要做好防护。因为目前从数据来看,奥密克戎毒株二次感染风险高于原来的毒株,包括德尔塔和原始毒株。
2022年11月16号,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医学专家贝拉克·拉维在线发布了对以色列重复感染的研究。
结果显示,以色列的新冠重复感染率从 20% 已经增加到 35%,与新BQ.1.1 、XBB.1 等新冠变种的感染人数上升相吻合。在过去的一年里,重复感染率随着奥米克戎变异毒株变体增多而大幅增加。
根据以色列的理论研究和感染数据,随着变异毒株增多,重复感染率必然不断上升。目前,以色列感染者为475万,已经超过人口的一半,而以色列的重复感染者的占比,也已经从五分之一上升到超过三分之一。
这就意味着,以色列475万感染者中,约有166万人是重复感染者。
如此高比例的重复感染,根源就在于新冠病毒的超强变异能力增加了对人体抗体逃逸能力,其中,BQ和XBB毒株传入以色列是导致以色列境内重复传染率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
反观国内,12月20日举行的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表示,近三个月以来,我国已经监测到包括BQ.1、XBB在内的130多个奥密克戎亚分支输入我国。
面对如此繁多的病毒变异毒株,感染后是否真的能够获得3个月到6个月抗体,答案不言自明,希望大家心里能有自己的正确评判。
那么重复感染的危害怎么样呢?
据财联社报道,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的子刊《自然医学》22年11月10号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表明,与第一次感染新冠病毒相比,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导致死亡、住院和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明显增加。
《自然医学》这篇研究论文,依据的是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2020年3月到2022年4月期间收集调查的数据,调查对象是超43万名感染过一次新冠的患者、4万名多次感染的患者及530万名未感染者,具有充分的实证研究价值。
再次感染后,患者罹患肺、心脏、血液、肾脏、糖尿病、心理健康、骨骼肌肉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而且,再次感染者肺部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第一次感染的患者高出三倍以上,心脏病风险高出三倍,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的概率增加了60%,出现重症概率最高的时间为再次感染后的第一个月。
即便是存在不同病毒毒株的差异,也没有改变这个结果。
只要是重复感染,不管是感染哪种毒株,都会加重病情。也就是说,哪怕再次感染的是前期较为温和的毒株,也会带来住院和重症的增加。
并且,重复感染新冠带来的身体负担会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反复感染会消耗人体免疫细胞存量,并不断损伤甚至永久损伤人体器官。
而不管是消耗人体免疫细胞存量,削弱产生免疫细胞的能力,还是损害参与杀死病毒的重要器官,这无疑都会梯次削弱人体免疫系统。
一旦这种削弱持续到极致,就会产生免疫过载,人体免疫系统无法承载大量病毒入侵,就会最终宕机。
失去了免疫细胞保护以后,病毒与人体ACE2结合的器官,比如肺部、肾脏、肠道、心血管,就会率先遭到攻击,这就直接导致心血管、心脏病以及肺部感染住院增多,发展到极致就会导致脏器衰竭、人体死亡,风险急剧放大。
与此同时,重复感染新冠的后遗症也会大概率增加,而后遗症的判断标准就是否损伤医学上的永久细胞。
所谓永久性细胞,是一种遭受破坏则成为永久性缺失的细胞,又称非分裂细胞。永久细胞一共有三种,分别是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
重复感染新冠后,这三种细胞恰恰是受损最集中的地方,从《自然》杂志给出的最权威证据“再次感染后,患者罹患肺、心脏、血液、肾脏、糖尿病、心理健康、骨骼肌肉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可以直接印证。
一般来说,感染新冠后遗症的概率大概是:第一次5%、第二次5%~10%、第三次10%~30%、第四次30%、第五次30%~50%、第六次50%+、第七次50%+……。
根据大多数的数据来看,人的身体一般到第五次就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对于网络的舆论一定要加以辨别,有些事情牵扯到利益很多人不一定会讲。
对于个人而言,不论是否了解新冠,都请记住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新冠是一种病,而得病并不是一件好事,不论砖家如何忽悠,都请保持最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