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猫眼螺
1、猫眼螺一般煮15分钟即可。之所以叫猫眼螺是因为其完全石灰化的口盖圆凸为亮深绿色,如同猫眼一般而得名。另外猫眼螺的螺肉不仅可以食用,其外壳还可以当做雕刻艺术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2、猫眼螺一定要煮熟透才能食用,否则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在煮开后最好加入2-3滴食醋或香油,这样可以使螺肉更容易挑出。
3、猫眼螺一般用冷水下锅煮,这样煮出来的螺肉口感会更好一些,而热水下锅煮,海螺会因为突然碰到热水而缩回壳尾部,这样煮出来的螺肉会比较硬,口感也不好。
4、猫眼螺是一种海螺,一般喜欢栖息于浅海有藻类生长的岩石、珊瑚礁附近,是一种十分少见的食材。
二、白猫眼螺图片
每100克的猫眼螺带有125卡路里热量,猫眼螺属软体动物腹足类,软体动物门。贝壳类关键分成五考试大纲,全球有7万多种,马海龙的类型可统称为猫眼螺。
猫眼螺贝壳边沿轮廊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达到10公分上下,螺层6级。它含有蛋白、维他命和身体必不可少的碳水化合物和营养元素,是典型性的高蛋白食物、低热量、高优质蛋白质的纯天然畜类食品。
三、白灼猫眼螺要煮多久才熟
煮开水后下芦笋一般煮两分钟就够了
四、猫眼螺白灼好吃吗
用料:角螺 (500克),姜片 (3片),大葱段 (2根),料酒 1勺,生抽 适量,蚝油 1勺,醋 少许
做法:1.准备好所有食材,先把白螺清洗干净
2.把角螺、大葱段、姜片放入锅中
3.放入两勺料酒,加入适量冷水,开火煮
4.水开以后煮5分钟,焖2分钟
5.调制蘸料:葱花、蒜末、小米辣、芥末、生抽2勺、蚝油1勺、香醋2勺。
6.煮好角螺,蘸料开吃。
五、猫眼螺的眼睛在哪
眼睛螺(猫眼蝾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蝾螺科,蝾螺属,由于其外观酷似眼球,被称为眼睛螺,眼睛螺生活在盐度较高、水质清澈的浅海岩石的石缝里,以岩石上的大型海藻为食,眼睛螺与鲍鱼的习性有许多类似,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一般隐蔽于岩峰或石块下方,夜晚开始觅食、活动。过去,眼睛螺的海产资源丰富,但其经济价值没有得到重视,近年来由于珍稀海鲜数量的减少,为了寻求新的商机,眼睛螺由于其味道鲜美的特性成为珍稀海鲜品种出售,其地位仅次于鲍鱼,近年来大量的捕捞导致其资源量严重衰退,眼睛螺的人工繁育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目前的研究,已经可对眼睛螺进行苗种培育,但是主要的养殖方法是人工采苗,采苗后在自然海域经4-6个月将眼睛螺培育到8-10mm后,进行放流培育,当年采收20-30mm的成螺。但目前的培育方法存在人工采苗产量小,中间培育耗时长,人工、场地费用较高,中间培育自然海区敌害生物多的问题,不利于提升眼睛螺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眼睛螺的全人工繁育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眼睛螺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亲螺的选择:选择壳高大于4cm的个体作亲螺;
2)催产:将亲螺阴干2-3h,然后将亲螺置于经237nm的紫外光照射2-3h的过滤海水中,237nm的紫外光继续照射2h,充微氧,停止照射后2-5h,亲螺产卵排精;取出雄螺置于过滤海水中充微氧使其进行排精,雌螺不处理继续进行排卵;
3)受精:雌螺排卵25-30min时,加入精子搅拌均匀,精子的加入量为镜检1粒卵子周围5-10粒精子;
4)洗卵:收集受精卵置于过滤海水中静置20min,倒去上层过滤海水,加入新的过滤海水,重复3-5次直至镜检受精卵出现受精极体;
5)孵化:将经过洗卵后的受精卵置于孵化池内,所述孵化池内盛有加有硅酸钠、磷酸二氢钾和氯化亚铁过滤海水,孵化池内受精卵的量为6-6.5万粒/m3水体;受精卵孵化为幼体;
6)稚螺培养:幼体可附着后即为稚螺,开对流水,对流水的交换量为孵化池容积的1倍/天,每日换水1次,换水量为孵化池容积的15%,换水后施加硅酸钠、磷酸二氢钾和氯化亚铁,20-25d后剥离收集稚螺;
7)剥离标粗:将稚螺置于育苗池中,开对流水,对流水的交换量为孵化池容积的2倍/天,所述育苗池中,每日晚上投喂江蓠菜浆,每日换水1次,换水量为孵化池内水体的总量,1个月后,收集稚螺;
8)养成:收集的稚螺进行分级,壳高小于1cm的继续在育苗池中培育,壳高大于1cm的置于养成池中养殖,养成池中投喂海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眼睛螺的人工繁育方法,从受精卵的获得直至成品上市均为人工繁育,苗种的获得不依赖于天然海区的,亲螺无需长时间的暂养,经阴干和紫外光处理后4-8h即可产卵排精,大幅降低了受精卵获得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成本,受精卵至成品的培育过程中,经过稚螺培养、剥离标粗和养成,眼睛螺摄食成长良好,无需放养,无需依赖天然海区的环境,养殖过程中不易受到敌害的影响,且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法,受精卵至养成过程仅需7个半到10个月,养殖周期短,所需成本低于传统养殖模式,本发明提供的眼睛螺的人工繁育方法,全程人工繁育,不受自然条件制约,提升了眼睛螺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提升了经济收益。
六、猫眼螺是
不是,螺(学名:Neptunea cumingi Crosse)又名响螺、金丝螺。贝壳近菱形,壳质较坚硬,高134毫米,宽77毫米。螺层约7层,缝合线明显。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福建,辽宁, 山东等地区。烟台当地俗称“蚍蛴”。
猫眼螺,顾名思义,就是螺壳长得像猫眼睛的海螺。这可是一只美丽的大“眼睛”——它由好几个色圈组成:先是淡咖啡色,又过渡到浅蓝黑色,再逐渐变为乳白色,接着又是一圈青绿色,最后形成一个小眼球——深黑色。而它的内壳却是没有瑕疵的珍珠白。
七、猫眼螺什么样子
猫眼螺是海螺的其中一种,称是大海的推土机,海螺都有咸腥味,熟食时放小米辣姜蓉,蒜蓉,香油,生抽调味,好食。
八、猫眼螺价值
猫眼石的价值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因为品质不同的猫眼石价格也会有所差别。例如像猫眼石的颜色、眼线、重量等都会影响到其价格的高低。猫眼石的颜色多彩丰富,像颜色比较好蜜黄色猫眼石价格一般在数万元左右一克。若是质地上乘的蜜黄色那么其价格可能上十万元左右一克。并且猫眼石的眼线越平直、越均匀,重量越大,其价格就会越高。
猫眼石即“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又称“猫儿眼”、“猫睛”、“猫精”、东方猫眼,是珠宝中稀有而名贵的品种变石猫眼也称亚历山大猫眼石,即有变色又有猫眼现象。猫眼石是金绿宝石中最稀有珍贵的一种,全球只有斯里兰卡出产,价格相当昂贵,10克拉以上国内商场很难见到。由于猫眼石表现出的光现象与猫的眼睛一样,灵活明亮,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因此而得名。
九、猫眼螺的品种
1、科属不同:猫眼螺为腹足纲蝾螺科螺蛳。而花螺又叫金丝螺,是狭舌目蛾螺科动物,是中国特有种。
2、外形不同:猫眼螺壳体厚重,有光泽,除少数有浅纹外,整个壳体平滑,螺塔高,壳顶钝,缝合线浅。而花螺的口盖颜色相对较暗,且体型更长,整体是长双锥形的,两者放一起有明显的区别。
3、花螺有发达的唾液腺,能分泌蛋白分解酶,它栖息于潮下带较深砂泥质海底,海底拖网常采到。其为肉食性或腐食性,主要食物为双壳类,喜食底栖性贝类或死亡的鱼类。雌雄异体,行交尾受精,交尾后不久即可产卵。在夏季,会在海底产下大型卵块,且索饵或产卵时可作短距离移动。平时较分散,产卵时特别集中。3龄可达性成熟。生殖期56月。
十、猫眼螺值多少钱
科属不同,猫眼螺为腹足纲蝾螺科螺蛳。而鲍螺又叫金丝螺,是狭舌目蛾螺科动物,是中国特有种。
外形不同,猫眼螺壳体厚重,有光泽,除少数有浅纹外,整个壳体平滑,螺塔高,壳顶钝,缝合线浅。而鲍螺的口盖颜色相对较暗,且体型更长,整体是长双锥形的,两者放一起有明显的区别。
生活习性不同,鲍螺有发达的唾液腺,能分泌蛋白分解酶,它栖息于潮下带较深砂泥质海底,海底拖网常采到。其为肉食性或腐食性,主要食物为双壳类,喜食底栖性贝类或死亡的鱼类。猫眼螺常分布热带印度太平洋,以及西玳瑁岛、垦丁、绿岛等地。它是草食性贝类,都生活在礁岩上啃食岩石上的海藻。栖地于5cm深的珊瑚礁、岩石上。
十一、猫眼螺的叫法
竹螺叫竹节螺。
竹螺主要以幼嫩水生植物、青苔、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水中浮游植物等为食。同时也会食用人工饲料,比如菜叶、果蔬、米糠、麦麸、豆粉以及各种动物下脚料等。
竹螺分布在大部分地区,一般在夏、秋季节捕取。竹节螺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等食用价值。竹节螺中含有丰富的锌元素,而锌元素可以提高味蕾的敏感性,食欲下降、消化功能较差的患者适当食用一些竹节蛏补充锌元素,可以增进食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