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西尼亚猫到香港(阿比西尼亚猫生长周期?)

2023-05-24 19:09 点击:136 编辑:admin

一、阿比西尼亚猫生长周期?

猫咪生长周期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奶猫期(0-2个月)——幼猫期(3月-1岁半)——成猫期(1岁半-7岁)——老猫期(7岁以上),在猫咪1岁之后,每一年成长相当于人的3-4年。到了20岁的猫咪,就相当于人的100岁。

将这几个阶段时间根据猫咪吃食来划分,又可分为如下阶段:

出生哺乳期(1.5月内)——断奶过度期(1.5-2.5月)——初享美食期(2.5-4月)——青少年期(4-8月)——成年期(8月-7年)——老年期(7年+)。以上每个阶段,猫咪的喂养都有不同的侧重,需要铲屎官们注意。

哺乳期(1.5月内):

体重标准:100~120克左右,之后,体重会以每天10~20克的速度增加;出生5天左右,脐带自动脱落。此阶段主要靠猫妈妈母乳喂养。在猫妈妈奶水不足时,建议尽量找代养妈妈母乳喂养。实在没有办法,则可喂羊奶。

二、阿比西尼亚猫需要一直溜吗?

不需要。大部分猫咪是不需要遛的,如果怕猫咪闷可以给它买些毛绒玩具、猫抓板、猫爬架之类的,让猫咪消磨时光即可。如果一定带猫去溜达,最好不要带猫去人多的地方,不然容易让猫产生应激反应,特别是从来没出过门的猫或者比较胆小的猫,带出去遛的应激反应可能会更严重。

三、阿比西尼亚能长多大?

阿比西尼亚猫能长多大,这个具体的体重和主人的饲养方式是有关系的,阿比西尼亚猫一般可以达到7.5kg左右。

阿比西尼亚猫(英文名:Abyssinian cat),是家猫品种之一,属于食肉目。又名阿比、红阿比、邦尼猫、埃塞俄比亚猫、芭蕾舞猫等。其头部呈楔形或稍圆的三角形,耳朵大且直立向上,耳朵基部较宽,耳朵末端尖且前倾,眼睛较大,尾部呈锥形。被毛柔软细密,毛色有原始红褐色、红色、蓝色以及小鹿色。身材细长,体重为4~7.5千克,适合家庭饲养,寿命一般在12~15岁。阿比西尼亚猫性格热情,较为温顺,叫声小,有洁癖,喜欢同人类玩耍。

四、阿比西尼亚猫为什么很少人养?

事实上,阿比西尼亚猫并没有被禁养。只不过很多人认为这种猫比较神秘,给人的感觉不太好养,而且它还喜欢自由不太亲近人,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养这类品种,就导致有的人误以为被禁养了。

首先,阿比西尼亚猫并不是大家所想那样难养,它和大多数的猫养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它的性格更加外向好动。而且阿比西尼亚猫肠胃比其他品种猫更好,毛发短也更容易打理。从这方面来讲它反而更好养。

其次,阿比西尼亚猫特别喜欢攀爬,所以饲养它的铲屎官们记得给它们准备爬架,这样能让它们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对猫咪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哦。

最后,阿比西尼亚猫尤其好动,所以最好家里多腾出一点空间给它活动。毕竟猫咪都是很调皮的,好奇心很重,很容易不小心就碰坏家具。

总之,阿比西尼亚猫其实是比较好养的品种猫,如果有喜欢的朋友,还是可以尝试一下哦!

五、如何饲养阿比西尼亚猫?

阿比西尼亚猫起源于印度洋沿岸,可能是由殖民者购买的野猫,在埃及一带发展而来。有传说拉美西斯二世曾请求阿比西尼亚国王赐他一群猫,他把猫带到了埃及,成为了现在阿比尼西亚猫的起源。今天我们看到的阿比西尼亚猫是经过改良后的品种,它们适合在公寓被饲养,不过阿比西尼亚猫不属于粘人的猫咪,它们喜欢独居,繁殖率较低,所以也非常稀有。

全名:阿比西尼亚猫

寿命:10岁

体重:3~5kg

原产地:英国

体型:中小型猫

品相识别:

①体形:体形长而苗条,整体结构和谐匀称。肌肉发达,体态轻盈,动作敏捷。

②头部:头形精巧,头圆而呈三角形。鼻梁至头部微微隆起,鼻子边缘色泽较暗,额头及颊部曲线清秀。

③耳朵:耳大而直立,基部宽,耳廓边缘很薄,耳端稍尖并前倾。耳毛短而密,红褐色种毛尖黑色或黑褐色;红色种毛尖呈巧克力色。耳内长有饰毛。

④眼睛:眼大呈杏仁形,略吊眼梢;眼缘黑色,周围为褐色毛覆盖。眼为绿、黄、淡褐等色。曾经有人把阿比西尼亚猫的眼睛描述为世界上最大最天真无邪的眼睛。

⑤四肢:四肢细长,脚爪纤巧,与圆形而修长的身材协调一致。

⑥趾:趾为小而坚实的卵形。立起时,能看到用爪尖站起来,就好像芭蕾舞演员在表演时的样子,这也是阿比西尼亚猫又被称为芭蕾舞猫的原因。

⑦尾:尾长而尖,呈锥形,尾根部粗大。被毛:柔软细密,富有弹性,多数阿比西尼亚猫的被毛红黄相间,深浅不一,加上折光作用而形成斑纹;活动时被毛颜色变化微妙,如丝绸艳丽,夺人眼目。

⑧颜色:阿比西尼亚猫有着明显波状斑纹黄褐色的毛发,通常是澄金色的,不过也有蓝色(一种偏蓝的浅灰色)、浅黄色、红褐色,以及红色(有一说称为“砖红色”)。也有一种比较稀有的“银色”阿比西尼亚猫,毛色以白色、乳白色,以及灰色的渐层方式显示出来。

性格特征

阿比西尼亚猫有这样一个昵称-狗狗猫,顾名思义,阿比西尼亚猫的某些个性跟狗狗一样,比如它们很聪明、对人友善、好奇心重等,虽然阿比西尼亚猫是一种行为独立的猫咪,但它们却会跟自己的主人建立深厚的感情,所以人们才会给它们取这样一个名字。

①阿比西尼亚猫独立但重感情,它们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并不代表它们不会与自己的主人产生感情。阿比西尼亚猫就会在养护自己的人中选出一位对自己最好的,并经常与他互动,在生活中也会依赖于他。不过如果遭到冷落,那么阿比西尼亚猫就会出现厌烦和沮丧的情况。

②阿比西尼亚猫是主动且友善的猫咪,它们不会一见人就立刻躲到自己觉得安全的地方去,此外由于它们的好奇心很重,所以只要稍加逗弄,它们就会轻易“上钩”。

③阿比西尼亚猫喜欢玩,如果长期处于无聊的状态,那么它们很有可能会像人一样有失落的情感。阿比西尼亚猫还是十足的运动健将,特别是它们擅长爬高,如果你在家中找了半天都没找到猫咪,它们很有可能是在某个高处观察“敌情”呢!

六、阿比西尼亚猫什么颜色最流行?

阿比西尼亚猫有四种令人惊艳的颜色,红色、浅黄褐色、蓝色和最热门的红褐色。

红褐色配上美丽的黄色或绿色眼睛,使得这种猫的外型非常抢眼。阿比西尼亚猫表情丰富的杏仁状大眼睛有美妙的金色或绿

七、阿比尼西亚猫介绍?

阿比西尼亚猫

古老的猫科动物

阿比西尼亚猫,是家猫品种之一,属于食肉目。又名阿比、红阿比、邦尼猫、埃塞俄比亚猫、芭蕾舞猫等。其头部呈楔形或稍圆的三角形,耳朵大且直立向上,耳朵基部较宽,耳朵末端尖且前倾,眼睛较大,尾部呈锥形。被毛柔软细密,毛色有原始红褐色、红色、蓝色以及小鹿色。身材细长,体重为4~7.5千克,适合家庭饲养,寿命一般在12~15岁。阿比西尼亚猫性格热情,较为温顺,叫声小,有洁癖,喜欢同人类玩耍。

八、东短和阿比能生出什么猫?

串串猫。

交配的话是猫就可以,配种建议配阿比西尼亚。

相对来说阿比西尼亚猫比较好养,它们热情可爱,活泼好动,性格也非常的温顺,对主人极富感情,

九、猫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在讲猫何时传入我国之前,应该先讲一讲猫的起源。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家猫和老虎并不仅仅是同属猫科动物那么简单,它们之间其实有96%基因是相同的,这就意味着它们其实有着共同的祖先。

在距今4000~5000万年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被称为古猫兽的生物,它被认为是现代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熊等共同的祖先,这种生物身体和尾巴都很粗大,四肢却很短小。

在距今700多万年前,由于地球不同区域环境的差异,使得古猫兽的生活习性、捕食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渐渐的,古猫兽分化出了真猫类、真剑齿虎类和恐猫类,其中真剑齿虎类和恐猫类现在早已灭绝。

时间继续推移,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真猫类的一支演化出来了现代猫的直系祖先——恐齿猫,和它的祖先们相比,恐齿猫动更加迅捷,捕食效率大大提高,外形也与现代猫更加接近。

生物的进化速度往往要比人类想象的快,终于,野猫出现了。通过古生物学家发掘出来的大量骨骼来看,野猫在距今8000~10000年前就已经遍布北非大陆,这种神奇的动物拥有超过人类数倍的视力;能在黑暗中看清物体;拥有惊人的身体柔韧性和弹跳力;能从高处落下而毫发无损。更重要的是,野猫可以听到人类听不到的高频声响,眼睛能够捕捉快速移动的物体,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啮齿类动物——鼠类的天敌。

在农耕文明发源的早期,老鼠成为最招人嫌的动物,它们总是偷吃谷仓里的粮食,把人类的茅屋咬出一个个破洞。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只偷偷溜入营地捕鼠的野猫发现人类并未对它大打出手,于是便呼朋唤友在人类的地盘安营扎寨,迅速为人类消除了鼠患并因此大受欢迎,就这样一步步成为了人类在农业社会最重要的伙伴,于是,家猫便诞生了。

早在3500年前,古埃及就已经有了饲养家猫的传统,用以对抗农业文明的破坏者——老鼠。直到今日,尼罗河畔那些神庙的残垣断壁上,依然记录着几千年前猫咪捕捉老鼠的英姿。

然而,猫在埃及的地位可远远不止捕鼠工具这么简单,而是渐渐被神化。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认为纯种的埃及猫(阿比西尼亚猫)是当年埃及猫神的直系后代,相传古埃及女神贝斯特夜里常常会化为一只猫,为人们带去幸福与美满,古埃及的法老总是喜欢自称为“贝斯特之子”,就如同中国古代的皇帝喜欢自称为”天子“,足见当时猫在埃及的地位。

在随后的日子里,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埃及猫随着水手们周游全球,顺便解决船上的鼠患问题,使得埃及猫的基因进行了一次大扩散。现在的南非、伊朗、保加利亚甚至德国北部维京人遗址中的猫遗骸上,都可以检测到与埃及法老陵墓中木乃伊猫身上相同的线粒体基因。

但是现在研究表明,亚洲家猫的祖先却并不是埃及猫,而是距今约3000年前出现在印度河谷的的印度沙漠猫,并逐渐迁徙进入我国繁衍生息。相比于古埃及灿烂的猫文化,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驯养猫咪的历史却晚了差不多1000年。

我国关于猫最早的记载出现在《诗经》与《礼记》中,当时的野猫被称为“狸”。而最早关于训“狸”捕鼠的记载,出现在战国时期《韩非子扬权篇》中,“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看来人类最早驯养猫的目的都是统一的,那就是消灭偷吃粮食的小偷——老鼠。

然而古代的中国人虽然意识到了猫捕捉老鼠是一把好手,但是却迟迟没有开始大规模饲养家猫,现在考古挖掘出的两汉以及三国墓葬壁画中,人类驯养承担捕鼠任务的依然是狗而非猫。《三国志·魏书》中记载:“我之有斐,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曹操没有把丁斐比作猫,而是比作“善捕鼠”的“盗狗”,可见曹操所在的三国时期甚至陈寿所在的西晋时期,家狗捕鼠更常见。

我国大规模驯养猫咪捕鼠应该是始于隋唐时期,唐朝时出现“狸奴”一词,“奴”之一字虽然在现在代表一定的贬义,但是在当时却反映出来了人与猫的从属关系,只有被人驯化、为人类服务的猫才能称之为“奴”。当时的“狸奴”专门承担皇宫以及贵族住宅、官府、粮仓等的防鼠工作。李商隐诗曰:“鸳鸯瓦上狸奴睡”,形象的表现出了当时家猫在皇宫中的生活现状。而猫也开始出现在唐代《仕女图》中,成为贵妇的宠物。

日本的猫据考证也是在隋唐时期因中日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而从中国传入日本,才造就了今天日本多元化的猫文化。

在随后的日子里,由于猫本身性格高冷不愿与人互动等缺点,加之猫不如狗忠诚,东西方均出现了很多关于猫的不利说法,猫代表着不详、猫妖、猫与魔鬼等等传说层出不穷。西方甚至发起了一次长达三个世纪的屠猫运动,最终西方却因为无猫捕鼠而导致鼠患泛滥,最终造成了黑死病大爆发,真是自罪孽不可活呀。

同一时期的东方虽然没有像西方那样开展血腥的屠杀,但是各种精怪传闻也接连不断,黑猫被认为是不详之兆,猫妖经常被用来吓唬小孩。时至今日,依然有猫会让尸体诈尸等等令人毛骨悚然的迷信传说在民间流传。

好在今日,猫咪早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因其“治愈”的属性成为人类最不可或缺的伙伴,再也没有人把猫当做邪恶异端而喊打喊杀。猫从捕鼠工具到神灵到邪恶异端再到家庭成员,在经历了一个大轮回后,终于再一次获得了在人类社会中应有的地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蓝阿比西尼亚猫图片(黄色埃及猫叫什么?)
上一篇:阿比西尼亚猫如何照顾(阿比西尼亚猫的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