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比西尼亚猫和德文卷毛猫哪个好?
阿比西尼亚猫和德文卷毛猫相比来说阿比比亚猫更好,此猫是有名埃塞俄比亚猫,据说是古埃及猫的后裔,又有一说是非洲山猫后裔。阿比西尼亚猫被毛红褐色、三角脸型又稍微圆润,漂亮,尊贵、优雅。
而德文卷毛猫外形可爱,聪明,跟主人互动性强,不怎么掉毛。很适合家养。
二、埃及艳后的猫是什么品种?
阿比西尼亚猫。
它的整体外形、毛色、直立耳均同非洲山猫接近,亦有人认为它源于非洲山猫。阿比西尼亚猫身躯柔软灵活,其外表与暹逻猫有些许类似,但是整个体态要比暹罗猫来得丰腴一些,阿比西尼亚猫有着楔形的脸蛋、大而尖的耳朵、呈杏仁状的双眼,眼睛的颜色为琥珀色、浅褐色或是绿色,眼睛的周围并有一圈深色的色环,像是画了眼线一般。
三、喵塔利亚里面猫的品种?
北意大利猫猫
《喵塔利亚》系列的主角,是一只黄色花猫。保留了卷卷的呆毛、眯起的双眼和爱吃pasta的习惯。喜欢漂亮可爱的雌性猫猫,一高兴会跳来跳去。
很黏德国猫猫,因此曾经挨过揍。目前和俄罗斯猫猫关系不错,但也有些害怕他。
德国猫猫
形象为蓝灰色毛的猫,脖子上系着花纹是德国国旗(黑,红,金三色)的装饰带。
体格壮硕,为人(猫)严谨而严肃,休息时绝不允许被打扰(北意大利猫猫曾经因为打扰它休息而被揍了一顿),原因是德国法律规定公民必须有休息的时间,如果在政府规定的休息时间里不休息要被罚款。
四、猫的分类主要品种?
1.埃及猫:埃及猫身上有像豹一样的斑纹。
2.中国狸花猫:中国狸花猫,一般叫狸猫。
3.美国短毛猫:是美洲大陆的土猫和欧洲猫结合的改良品种。
4.布偶猫:布偶猫的体型比较大,体重比较重。
5.英国短毛猫:体型偏圆,四肢要短一些。
6.暹罗猫:性格比较好动,但是又聪明机智。
7.橘猫;大胖橘不用多说,大家都认识,十橘九胖就是它了。
8.狸花猫;捕鼠高手。
五、阿比西尼亚猫与德文猫对比?
阿比西尼亚猫与德文猫都属于身体细长,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但是也有不同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阿比西尼亚猫性格热情,较为温顺,叫声小,有洁癖,喜欢同人类玩耍。猫乐于单独居住亲近人类,足趾至爪尖都为黑色,不愿被限制在窄小的地方。
德文卷毛猫很聪明,喜欢自由活动,也能很快地掌握主人教的一些生活技能,极富魅力,它有非常悦耳的声音,它们的耳朵非常大,性情温和,主人头部附近的区域都是它们喜欢的地方。
六、猫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在讲猫何时传入我国之前,应该先讲一讲猫的起源。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家猫和老虎并不仅仅是同属猫科动物那么简单,它们之间其实有96%基因是相同的,这就意味着它们其实有着共同的祖先。
在距今4000~5000万年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被称为古猫兽的生物,它被认为是现代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熊等共同的祖先,这种生物身体和尾巴都很粗大,四肢却很短小。
在距今700多万年前,由于地球不同区域环境的差异,使得古猫兽的生活习性、捕食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渐渐的,古猫兽分化出了真猫类、真剑齿虎类和恐猫类,其中真剑齿虎类和恐猫类现在早已灭绝。
时间继续推移,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真猫类的一支演化出来了现代猫的直系祖先——恐齿猫,和它的祖先们相比,恐齿猫动更加迅捷,捕食效率大大提高,外形也与现代猫更加接近。
生物的进化速度往往要比人类想象的快,终于,野猫出现了。通过古生物学家发掘出来的大量骨骼来看,野猫在距今8000~10000年前就已经遍布北非大陆,这种神奇的动物拥有超过人类数倍的视力;能在黑暗中看清物体;拥有惊人的身体柔韧性和弹跳力;能从高处落下而毫发无损。更重要的是,野猫可以听到人类听不到的高频声响,眼睛能够捕捉快速移动的物体,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啮齿类动物——鼠类的天敌。
在农耕文明发源的早期,老鼠成为最招人嫌的动物,它们总是偷吃谷仓里的粮食,把人类的茅屋咬出一个个破洞。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只偷偷溜入营地捕鼠的野猫发现人类并未对它大打出手,于是便呼朋唤友在人类的地盘安营扎寨,迅速为人类消除了鼠患并因此大受欢迎,就这样一步步成为了人类在农业社会最重要的伙伴,于是,家猫便诞生了。
早在3500年前,古埃及就已经有了饲养家猫的传统,用以对抗农业文明的破坏者——老鼠。直到今日,尼罗河畔那些神庙的残垣断壁上,依然记录着几千年前猫咪捕捉老鼠的英姿。
然而,猫在埃及的地位可远远不止捕鼠工具这么简单,而是渐渐被神化。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认为纯种的埃及猫(阿比西尼亚猫)是当年埃及猫神的直系后代,相传古埃及女神贝斯特夜里常常会化为一只猫,为人们带去幸福与美满,古埃及的法老总是喜欢自称为“贝斯特之子”,就如同中国古代的皇帝喜欢自称为”天子“,足见当时猫在埃及的地位。
在随后的日子里,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埃及猫随着水手们周游全球,顺便解决船上的鼠患问题,使得埃及猫的基因进行了一次大扩散。现在的南非、伊朗、保加利亚甚至德国北部维京人遗址中的猫遗骸上,都可以检测到与埃及法老陵墓中木乃伊猫身上相同的线粒体基因。
但是现在研究表明,亚洲家猫的祖先却并不是埃及猫,而是距今约3000年前出现在印度河谷的的印度沙漠猫,并逐渐迁徙进入我国繁衍生息。相比于古埃及灿烂的猫文化,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驯养猫咪的历史却晚了差不多1000年。
我国关于猫最早的记载出现在《诗经》与《礼记》中,当时的野猫被称为“狸”。而最早关于训“狸”捕鼠的记载,出现在战国时期《韩非子扬权篇》中,“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看来人类最早驯养猫的目的都是统一的,那就是消灭偷吃粮食的小偷——老鼠。
然而古代的中国人虽然意识到了猫捕捉老鼠是一把好手,但是却迟迟没有开始大规模饲养家猫,现在考古挖掘出的两汉以及三国墓葬壁画中,人类驯养承担捕鼠任务的依然是狗而非猫。《三国志·魏书》中记载:“我之有斐,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曹操没有把丁斐比作猫,而是比作“善捕鼠”的“盗狗”,可见曹操所在的三国时期甚至陈寿所在的西晋时期,家狗捕鼠更常见。
我国大规模驯养猫咪捕鼠应该是始于隋唐时期,唐朝时出现“狸奴”一词,“奴”之一字虽然在现在代表一定的贬义,但是在当时却反映出来了人与猫的从属关系,只有被人驯化、为人类服务的猫才能称之为“奴”。当时的“狸奴”专门承担皇宫以及贵族住宅、官府、粮仓等的防鼠工作。李商隐诗曰:“鸳鸯瓦上狸奴睡”,形象的表现出了当时家猫在皇宫中的生活现状。而猫也开始出现在唐代《仕女图》中,成为贵妇的宠物。
日本的猫据考证也是在隋唐时期因中日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而从中国传入日本,才造就了今天日本多元化的猫文化。
在随后的日子里,由于猫本身性格高冷不愿与人互动等缺点,加之猫不如狗忠诚,东西方均出现了很多关于猫的不利说法,猫代表着不详、猫妖、猫与魔鬼等等传说层出不穷。西方甚至发起了一次长达三个世纪的屠猫运动,最终西方却因为无猫捕鼠而导致鼠患泛滥,最终造成了黑死病大爆发,真是自罪孽不可活呀。
同一时期的东方虽然没有像西方那样开展血腥的屠杀,但是各种精怪传闻也接连不断,黑猫被认为是不详之兆,猫妖经常被用来吓唬小孩。时至今日,依然有猫会让尸体诈尸等等令人毛骨悚然的迷信传说在民间流传。
好在今日,猫咪早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因其“治愈”的属性成为人类最不可或缺的伙伴,再也没有人把猫当做邪恶异端而喊打喊杀。猫从捕鼠工具到神灵到邪恶异端再到家庭成员,在经历了一个大轮回后,终于再一次获得了在人类社会中应有的地位。
七、阿比西尼亚为什么变成了埃塞俄比亚?
大约在1860年,古埃及猫被一位英国军官从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带回英国。
经过许多养猫爱好者精心培育完善,使其迅速传播开来。但直到1929年才建立了此类猫的品种标准,既而成立了阿比西尼亚猫爱好者俱乐部。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1960年和1970年猫白血病的大流行,几乎使此猫在英国绝迹。后来又从国外引进,经过精心培育,形成了今天的阿比西尼亚猫。改良过的阿比西尼亚猫,身体修长,四肢高而细,尾长而尖,头略尖,眼大而圆,眼睛为金黄色、绿色或淡褐色,耳朵大且直力,耳内长毛。毛短,毛色漂亮,最常见的毛色是黄褐色,间有黑色杂毛。被毛细密,绒毛层较发达,富有弹性。这种猫喜欢独居,善爬树,体态轻盈,性情温和,很通人性,是非常理想的伴侣。值得一提的是阿比西尼亚猫的那宛如小狮子似的外表显得它更加可爱,而且非常聪明,叫声小而悦耳。无论你住在公寓还是家属楼都可以放心的饲养这种猫。阿比西尼亚猫又称埃塞俄比亚猫,又因步态优美被誉为芭蕾舞猫。而阿比西尼亚猫的毛色同野兔相像,英国人亦称它为兔猫或球猫。阿比西尼亚猫仪表堂堂、尊贵、庄严、天生一副帝王之相,加上它红黄相间、深浅不一、变化莫测、华丽动人的被毛,使不少爱猫者为之倾倒。阿比西尼亚猫是短毛猫中的贵族,也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短毛猫之一,尤受北美爱猫人士的欢迎。但是阿比西尼亚猫的繁殖率不是很高,所以也非常稀有而珍贵。起源:阿比西尼亚猫历史悠久,原产于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在保存下来的古埃及神猫的木乃伊中,有一种血红色的猫与它十分相像,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古埃及神猫的直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