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猫最温顺?
1、异国短毛猫
异国短毛猫除拥有浓密皮毛外,还保留了波斯猫独特的可爱表情与圆滚滚的体型。性格也如波斯猫般文静、亲切,能慰藉主人的心,体形为中型到大型的短脚型,头部宽而圆,鼻子有明显的凹陷,皮毛有柔和的光泽,性情独立,不爱吵闹。
2、阿比西尼亚猫
阿比西尼亚猫喜欢独居,善爬树,体态轻盈,性情温和,很通人性,是非常理想的伴侣。阿比西尼亚猫乐忠于单独居住,对于爬树是喜欢的不得了。它对人的感情是非常丰富的。它有非常悦耳的声音,就算当它处于发情的时期里,也不会出现十分大的叫声。如果有对陌生人出现在它的身边,它回显得非常的害怕,它还有一个和别的猫不同的特点,就是讨厌人们把它抱起来玩。
3、波斯猫
波斯猫的性格特点是温文尔雅、反应灵敏,而且波斯猫非常善解人意,喜欢安静不喜欢动,波斯猫的气质非常高贵,叫声也很动听,而且波斯猫的适应能力超强,波斯猫因为自身的毛发又长又密,所以在夏天的时候不喜欢别人抱它,喜欢自己睡在地板上,可以说波斯猫是一只非常高傲的猫。
4、俄罗斯蓝猫俄罗斯蓝猫性格文静,它们不是那种常常在家上窜下跳的猫咪,如果养了一只俄罗斯蓝猫,你会发现它们最常做的事就是安静地趴在它们喜欢的地方或者默默地跟在主人后面转。因为俄罗斯蓝猫实在是太文静了,所以它们不喜欢见到陌生人,一看到有陌生人出现,它们就会找个地方躲起来。但对主人,它们则显得热情多了,它们会努力讨好主人,它们也对主人非常信任,喜欢让主人抚摸它们的身体。
5、暹罗猫
暹罗猫的性格率真而直爽,它还被誉为“猫中王子”。不仅有着尊贵显赫的身份,它的外形也非常的高贵而优雅。暹罗猫不仅率直真诚,而且非常的刚烈勇敢,它们好动不喜静。机智灵敏而且好奇心理特别的严重。它们不喜欢孤独冷漠,不喜欢主人长时间的冷漠和无视。它们渴望得到主人的关爱,希望和主人交流互动。它们可以和主人建立深厚的感情,非常的信任和服从主人。
6、布偶猫
布偶猫是一种很可爱的宠物猫,许多女孩子都很喜欢。布偶猫以其安静温柔的性格广受喜爱,不管是对于主人,还是对于陌生人,它们都非常友善,没有什么戒备心,只要你轻轻呼唤它们,它们就会跑到你身边撒个娇。
7、缅因猫缅因库恩猫的美丽外表常常被人欣赏。缅因猫 性情温顺,对人亲近,聪明独立,善解人意,是良好的宠物。缅因猫性格倔强,勇敢机灵,喜欢独处,但能与人很好相处,是良好的宠物。
8、斯芬克斯猫
斯芬克斯猫性情老实,忍耐力极强,脾气很好,而且在某些方面它们更像狗,容易与人亲近而且对主人忠诚。斯芬克斯猫又名斯芬克斯无毛猫。早在1700年前就有南美墨西哥土著居民饲养过这种无毛猫的记载。但直到该品种在猫展中获得成功人们才开始注意它,并对它产生兴趣。
9、德文卷毛猫
德文卷毛猫很顽皮、像淘气的小精灵。它高兴时会像狗一样摇尾巴,由于它有这种习惯,加上它的被毛弯曲,所以它赢得了“卷毛狗”的别名。它喜欢亲近人类,是最喜欢与人类接触及交朋友的品种之一。
10、美国短毛猫
美国短毛猫的性格温和,不会因为环境或心情的改变而改变。它们总是充满耐性、和蔼可亲,不会乱发脾气,不喜欢乱吵乱叫,十分适合有小孩子的家庭饲养。
美国短毛猫外貌美丽,性格文静、乖巧,通人性,重感情,只要给予尊重,对饲养它的主人全家都很亲近,而且对小朋友和蔼可亲。美国短毛猫是勇敢又勤奋的家猫,饲养它们是件轻松的事情。
二、人类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0%,人类和老鼠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人类与老鼠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相似度为85%,而不是90%,科学是严禁的,就是差0.1%,得出的结果和理论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何况是5%呢。这指的是蛋白基因相似度85%,而非编码基因相似度只有50%。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度能达到99%以上,不论你旁边坐着认何人。黑猩猩与人相似度能达到96%,而阿比西尼亚宠物猫竟然与人相似90%以上。就连我们常吃,常见的水果香蕉的基因与人类的相似度能达到60%。这些研究结果足以证明我们起源于一个祖先,包括老鼠等其他动物,就在8000万年前我们都是同根生,有着共同的源流,有着共同的祖先。
这个话题比较不严谨,因为有研究表明果蝇和鸡的基因和人类相似度也高达60%,那么请问果蝇和鸡以及人类之间有什么关系?造成地球上各种物种之间基因很高的相似度是因为人类和动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组成也一样,这一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各个物种之间的基因相似度比例非常高的!就像都是钢筋水泥建筑物,但有的是桥梁,有的高楼,还有的就是烂尾楼和违章建筑!
当然我们如果要从老鼠人之间寻找共同点的话,交集可能会在上亿年前,因为两者都是哺乳动物,而哺乳类最早的进化是从1.6亿年前的侏罗纪多瘤齿兽发展而来的!
这种侏罗纪多瘤齿兽化石出土于中国辽宁省,根据上述比例,这是一种非常小的动物,有些类似鼩鼱。化石标本上甚至还保留了头骨以及软组织的关键特征,非常完整!但最终有的有一点,这个侏罗纪多瘤齿兽化石的样本还保留了完整的牙齿和前脚骨!通过这些特征古生物学家毫无疑问的将其列入了真哺乳亚纲动物之列,简单的说就是有胎盘的哺乳类动物!
三、猫的毛色是什么样的?
猫咪的毛发色彩斑斓,花纹千奇百怪,在挑选猫咪的时候,总是能听到非常fancy又让人云里雾里的名字,比如海豹重点色英国短毛猫、棕色经典虎斑纹美国短毛猫、蓝奶油玳瑁色加白……相信大家听完名字已经晕了,加上类似颜色不同的叫法(比如看着像橙色的叫红色,看着像灰色的叫蓝色),实在是让人摸不着规律。
你真的知道这些宝贝的名字吗?
我们在第一篇《猫咪是如何进入人类生活的?》中讲过,猫各个品种之间的基因差别比较小,很多种类的猫咪外貌非常相似,仅能通过毛色、毛长短、质地、体型等细微差别进行区分。比如柯拉特猫和俄罗斯蓝猫,长相就非常相似(见《史上最全品种猫介绍大全》)。
那么,猫咪究竟有哪些颜色花纹呢?我们又是怎么称呼它们的呢?这些拗口的名字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在这里我们从基因遗传理论到实际生活,通过各式案例,给大家来一次猫咪毛发颜色花纹的大揭秘。相信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轻松而准确地说出自己猫咪的特征啦~
一、颜色
毛发、皮肤和眼睛的颜色是由黑色素产生。黑色素颗粒在形状、大小、排序上都大有不同,从而导致毛发颜色的差异。
黑色素有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真黑色素(Eumelanin)和伪黑色素(Phaeomelanin)。真黑色素呈“橄榄球”状,吸收几乎所有的光线,呈现出黑色。伪黑色素呈球状,并呈现出红-橙-黄的颜色。
上:真黑色素 下:伪黑色素
(一)纯色
基因能使黑色素颗粒的密度产生区别,所以猫咪会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其中,以黑色为基础的颜色(与真黑色素相关)能产生最多的变化。
上表展示了一些基础颜色的基因构成。
基因学基础知识
众所周知,长相由基因决定,基因通常是一段DNA序列。DNA则由染色体承载。每个健康的人都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一半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也就是说反映一个人外形的基因总是成对出现的,两个基因组合起来决定了孩子的相貌。但是为什么孩子的生理特征与父母都会有一部分类似,一部分不一样呢?
因为这些成对的基因中,有一些比另一些“更强势”,在生物学上也被称为“显性”,而弱势的一方被称为“隐性”。举个例子,单眼皮是隐性基因,我们将它称为(d),双眼皮是显性基因,我们将它称为(D)。如果男方基因型是(Dd),那么他就会是双眼皮;如果女方的基因型也是(Dd),当双方结合生下小孩的时候,他们的基因自由随机组合,可能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只有在基因为(dd)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单眼皮,这就是隐性基因。只要孩子生得够多,上述情况的父母中一定只会有25%的小孩子是单眼皮,其余都是双眼皮(其中50%是Dd型,25%是DD型)。
通过这个遗传定律,专业的猫咪育种者可以有选择性的培育出有特定特征的猫咪。
比如在上文的例子中,让猫咪的毛发呈现黑色的基因(B)就是一个显性因子,表达棕色的(b)相对于(B)是隐性的,而表达浅棕色的(bl)相对于(b)是隐性的,意味着如果基因型是(bbl),那么毛发就会呈棕色。
黑色基因的变异带来了巧克力色(Chocolate)和肉桂色(Cinnamon)。巧克力色是一种中等到深棕色的颜色,有时也被称为栗色(Chestnut)。月桂色是一种赤褐色的或深褐色的颜色。
黑色孟买猫
巧克力色哈瓦那猫
肉桂色曼基康猫
而蓝色、淡紫色和浅黄褐色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毛发中色素粒子的聚集密度不同。当真黑色素的密度降低时,原本的黑色毛发就会呈现出蓝色(Blue)(有时也会呈现出灰色);巧克力色会变成淡紫色(Lilac),有时也被称为霜色(Frost)或熏衣草色(Lavender);肉桂色会变成浅黄褐色(Fawn),有时也被称为“咖啡和奶油”色(Coffee and cream)或焦糖色(Caramel)。
疏密程度的基因用(D)表示,稀疏(d)是致密(D)的隐性基因(见上表)。
蓝色英国短毛猫
淡紫色英国短毛猫
浅黄褐色
红色(伪黑色素)的变化会相对少一些。红色经常被描述为橙色(Orange)或“橙子酱”色(Marmalade);有些猫有点发白,也会被称为黄色。当伪黑色素颗粒密度降低时,红色会变成奶油色(Cream)。
红色虎斑纹异国短毛猫
奶油色
红色与红色基因(O)和非红色基因(o)有关。红色基因(O)相对于黑色是显性的,意味着,只要存在红色基因(O),不管黑色基因是(B)、(b)还是(bl),猫的毛发就不会是黑色系的,具体分类见下表:
因此,相比其黑色系的猫(黑色、蓝色、巧克力色、淡紫色等等)来说,红色/橙色的猫往往更加常见。
由于与红色相关的基因(O)是非刺鼠纹基因(a)的上位基因(下一节会详细介绍刺鼠纹),也就是说当红色基因(O)出现时,不管有没有刺鼠纹基因(A)和非刺鼠纹基因(a),猫咪都会有刺鼠纹。因此,不存在纯红色系的猫,所有红色系猫都是有斑纹的,只是有时候对比度不强,看起来像是纯色一样。
(二)玳瑁色
除了纯色的猫之外,我们还经常能看到多种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的猫。这种毛色的形成与X染色体上的红色基因(O)和非红色基因(o)有关。根据上文的表格,当基因组合是(Oo),那么毛发就会出现玳瑁色(Tortoiseshell)。
公猫一般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如果公猫有红色基因(O),那么它一定是红色的。母猫有两条X染色体,就会出现多种组合,因此,几乎所有的玳瑁色的猫都是母猫。
玳瑁色波斯猫
典型的玳瑁色呈现出黑色和橙色的拼接,一般以不规则的花纹出现。有一些玳瑁有大块的橙色,有一些几乎都是黑的。玳瑁色也会被上文描述的色素密度改变,产生出比如蓝色和奶油色的拼接纹案。
玳瑁色猫如果有一小部分的白色,则被称为“玳瑁色加白”;如果有大块的白色,则被称为“印花布(Calico)”,也被称为“三色猫(Tricolor Cat)”。
玳瑁色加白波斯猫
Calico三色美国硬毛猫
(三)重点色
随着暹罗猫和缅甸猫的普及,另一套颜色的变异系统也被引入进来。重点色(Colorpoint)指只有在脸部、耳朵、四肢和尾巴等几个重点处出现较深的颜色。重点色主要是因为一个受温度变化敏感的基因突变产生的,这种基因突变使得只有身体上较冷的部位有色素沉着。因此,重点色猫的颜色有可能会因为年龄的增长导致体温下降而变深。
重点色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暹罗猫和缅甸猫。缅甸猫拥有棕黑色(Sepia)的基因型(cb cb),但是对比度相对较低(看起来有点像纯色);而暹罗猫携带重点色(Pointedcolor)的基因(cscs),对比度很高,非常有特点;东奇尼猫是缅甸猫和暹罗猫的混血后代,它拥有(cbcs)型基因,因此出现了水貂重点色,对比度介于暹罗和缅甸猫之间。(cb)和(cs)相对于全色基因(C)都是隐性的。
暹罗猫
缅甸猫
东奇尼猫
重点色和虎斑(下文会讲到)结合成为猞猁重点色(Lynx point)。猞猁重点色的猫在头部、尾巴和腿脚会出现斑纹。
蓝猞猁重点色
(四)白色
一个纯白色的猫有可能有三种基因组成:
白化白(Albino white):这是隐性基因(caca)导致的;
完全化的白色斑点:这是由白斑基因(S)导致的,一般来说,当猫咪出现白色斑点基因时,猫咪会有部分的白色斑块;但是当白色斑点基因完全占主导地位时,就会呈现出纯白色;
显性白:这是显性基因(W)导致的。出现这个基因后,其它所有的颜色相关的基因都会失效,呈现出纯白的被毛和蓝色的眼睛。
白色
大家听说的白猫有很大概率耳朵聋的说法就与白斑基因(S)和显性白基因(W)的出现有关,与白化白基因(ca)无关。所以一般来说,耳聋仅会发生在第2、3种基因组合的白猫种。
二、花纹
(一)刺鼠纹(Agouti)和虎斑纹(Tabby)
之前讨论的大多都是毛发为纯色的猫,但是这种猫其实并不常见,大多数猫的毛发有刺鼠纹,其中很多猫的毛是刺鼠纹毛和纯色毛交替出现,形成虎斑纹(Tabby)。
刺鼠纹是刺鼠基因(Agouti gene)(A)的产物,使得单根毛发在不同的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和颜色。在毛发刚开始生长时,刺鼠基因使得毛发完全着色,然后在一段时间内减缓色素的合成,然后再开启色素合成。当毛发生长到正常长度时,色素的合成停止。结果就是,毛发在发尖颜色较深,然后呈现出黄色到橙色的色带,接着再是一段很深的颜色,最后慢慢变浅到黄色和橙色直到根部。
注:由于上文提到的红色基因(O)是非刺鼠纹基因(a)的上位基因,因此不存在纯色的红色毛发。
刺鼠纹在真黑色素系的颜色和伪黑色素系的颜色中都存在(上一节提到过,由于红色基因(O)的表达,所有伪黑色素系的猫都有刺鼠纹)。在真黑色素系中,刺鼠纹一般是比较暗的黄色-米黄色。但是由于一些红褐色化的多基因影响因子(Rufousing Polygenic Factors),黑色系的猫中也能培育出明亮的棕色刺鼠纹毛发。
虎斑纹被虎斑基因(T)所决定,它能够使刺鼠纹毛发和纯色毛发以条纹、斑块或斑点的形式交替出现,具体有以下几种:
鲭鱼虎斑纹(Mackerel Tabby):刺鼠纹毛发和纯色毛发以条纹状交替出现,就像老虎的花纹;
经典虎斑纹(Classic Tabby):刺鼠纹毛发和纯色毛发以斑块状交替出现,经常在身体两侧出现类似靶眼的花纹或在背部出现蝴蝶状的花纹;
刺鼠虎斑纹(Ticked Tabby):毛发全部为刺鼠纹,看上去像是有斑点或雀斑一样。这种花纹有时被称为阿比西尼亚虎斑纹;
斑点虎斑纹(Spotted Tabby):刺鼠纹毛发和纯色毛发以斑点或玫瑰花状交替出现,类似雪豹或猎豹。
虎斑纹的猫有以下几个特征:
额头上有“M”字形状的花纹;
眼睛看着像画了黑色眼线一样,并且眼线周围的毛发呈白色。
鲭鱼虎斑纹
经典虎斑纹
阿比西尼亚猫以刺鼠纹著称
斑点虎斑纹
(二)渐层(Shading)
在典型的虎斑纹中,刺鼠纹的毛发是几段浅几段深。而在一个极端情况下,只有毛发尖部是有颜色的,然后从尖部到根部颜色非常浅。当浅色部分接近白色时,被称为银色(银渐层),当浅色部分接近黄色或奶油色时,被称为金色(金渐层)。
这种基因产生了很多新的花色,比如“金吉拉”、“银渐层”、“银虎斑”、“烟熏色”等。
金吉拉:所有毛发的发尖都有颜色,然后从发尖到根部为浅色。金吉拉发尖的颜色非常短和浅,因此乍一看上去就像纯白的一样;
银渐层:所有毛发的发尖都有颜色。与金吉拉不同,发尖有颜色的部分比较长,因此可以明显看出颜色;
银虎斑:刺鼠纹的毛发发尖有颜色,然后从发尖到根部为浅色。纯色的毛为正常色。虎斑因为刺鼠毛的浅色和纯色毛的强烈对比显得很突出;
烟熏色:所有毛发的发尖部分颜色比较深且很长,到靠近发根才变为接近白色的颜色。
金吉拉
银渐层
金渐层
银虎斑

